#111 - 票選最佳協奏曲

October 01, 2024

紀念 異數風格旅行社 詹益昌 先生

各位朋友們平安, 這個月的每月廣播的主題是: 票選最佳協奏曲.

古典音樂浩瀚龎大, 它的特色就是"古典", 没有所謂"流行", 它是一座寶庫, 只有有心人才能掘出寶藏, 我們一般人都是所謂的有心無力族, 欣賞古典音樂我們通常要靠專業的導聆人, 所以台灣有很多學音樂的人士都開課導聆, 但是上這些課花錢又花時間, 都是跳躍式的學習, 我真正覺得欣賞古典音樂最好的路徑是收聽古典音樂電台, 這些電台的主持人都是學有專精的音樂人士, 他們在節目裏為我們解説樂曲, 分享作曲家的故事等等, 我個人最喜歡的電台是 Sirius XM 衞星電台的第 78 頻道 The Symphony Hall, 這個電台的導聆人都是科班出身, 選音樂非常有定見, 闡述樂曲不嚕囌, 恰到好處, 我個人最喜歡的導聆人是 Preston Trumbly, 週一到週五中午 12 點到下午六點, Preston 聲音好聽, 又具幽默感, 聽他的節目如沐春風, 衞星電台即便開車出近門出遠門都能收聽, 是欣賞古典音樂的"形影不離"的夥伴, 衞星電台要付費, 但因此不但沒有廣告, 也沒有公共電台的勸募干擾, Highly recommend.

Symphony Hall 這個 Labor Day Weekend 播放了 78 首全體聽眾選出來"最喜歡的協奏曲 The Best Concerto I Like", 78 這個數字是代表 Symphony Hall Channel 78 第 78 號頻道的意思, 這裏仿照 Olympics 公佈金銀銅牌前三名 -

銅牌獎是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 in D Major, 這首曲子貝多芬發表於 1806 年, 但小提琴手 Franze Celment 演出不甚理想, 音樂界反應不佳, 直到 1844 年孟德爾松整理貝多芬樂譜, 自己擔任指揮, 在倫敦演出, 孟德爾松將小提琴重任交給 12 歳的 Joseph Joachim 神童姚阿幸擔綱, 演出非常成功, 這首曲子一舉成名, 經常在音樂會中出現, 距離貝多芬去逝已經 17 年了.

銀牌奬是 Rachmaninoff 的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這首曲子是 Rachmaninoff 熬過憂鬱症之後寫的, 他將之獻給他的精神科醫生 Nikolai Dahl.

金牌獎公佈之先, 也許你先自己猜猜看, 不錯每年的金牌獎"當然"歸於貝多芬的"皇帝', 我查資料一直查到 2019 年, 剛好我們上個週末問安才分享這首曲子, 貝多芬號稱樂聖, 實在不是浪得虛名, 前三名被他攬去兩名, 而且是不同的主奏樂器, 一是小提琴, 一是鋼琴, 這是很不簡單的, 因為作曲家寫協奏曲的時候, 必須對主奏樂器的演奏技巧有深入的瞭解, 能同時瞭解兩種不同的樂器, 寫出的協奏曲佔了前三名中兩個排名, 貝多芬應該可以自己稱是後無來者, The Best Concerto Count Down 總共花了三天才播完, 我三天前就很篤定貝多芬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一定是金牌獎第一名, 果然不出我所料, 難怪要給他"皇帝"的標題, 的確是真金不怕火鍊.

古典音樂界常常有一個辯論, 就是舉辦比賽是否是一種健康的音樂活動, 因為音樂沒有好壞之分, 只有喜歡不喜歡的問題, 有一個故事説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是大哲學家莊子說的, 有兩位男士有一天在一個池塘邊觀賞池裏的鯉魚游來游去, 一位男士開腔說, 這些魚游來游去真是快樂啊! 另一位卻跟他澆了冷水: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他這樣說, 意思是你不是這些魚怎麼知道他們很快樂, 這位男士雖說很掃興, 但也點出一個事實出來,

古典音樂用比賽或投票來鑑定好壞, 不就也是這種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情況, Symphony Hall 的 78 首票選並沒有說是最佳協奏曲, 而是說是最受歡迎的協奏曲, 這個說法就沒有落入比賽的窠𦥑,就我而言, 我的第一名或者說我最喜歡的協奏曲是第四十七名, 法國作曲家 Maurice Ravel 拉威爾寫的 G 大調鋼琴協奏曲..

這首曲子是拉威爾五十三歲的時候在美國呆了四個月,有機會在紐約和Gershwin蓋希文相處了一段時間回國後寫的,他把蓋希文跟他分享的美國爵士風味寫進了這首曲子, 這裏我特別選了法國鋼琴 Helene Grimaud 所演奏的版本, 我要談的是第二樂章 Adagio 柔板...大約九分鐘長.

有一位朋友形容他退休以後的心情, 他說退休後好像坐在上帝的會客室, 等著上帝召見, 這首曲子的前面的緩慢的鋼琴敲奏有節奏感, 卻不刻意營造旋律, 真得感覺坐在上帝的會客室, 上帝的會客室有一種氣氛, 好像每個坐在會客室的人都沒有那種急著見上帝的焦慮, 拉威爾這首曲子前面鋼琴的彈奏, 慢卻不拖拉, 它的步調讓人感覺進去天堂的路竟然是如此舒心, 有一種毫無羈絆的快樂, 好像一顆打滿氫氣的氣球, 沒有重量地飄浮, 但氣球有線, 線牽在上帝的手上, 讓人很放心, 知道我在天堂有份, 雖然自由, 卻有歸處, 因為上帝認得我, 聖經上說真理叫我們自由, 大概就是這種放心的感覺.

我不是古典音樂的行家, 但聽到這首音樂, 我的心中體會到音樂的美感, 情不自禁地快樂起來, 簡單的鋼琴前導, 是上帝的手攙著我們的手, 慢慢地走, 緩慢但不停步, 慢慢欣賞天堂裏的”白”, 慢慢地叫我們放輕鬆, 這個白我稱之為純真的白, The Innocent White.

第六分鐘的時候, 長笛響起, 把我們心中的愉悅快樂化成可見的煙縷漂浮昇華, 所謂的羽化登仙, 大概就是如此了, 長笛的聲音在全白的天堂有一種上帝造天地的乾淨我們還未曾墮落的感覺, 鋼琴繼續前導, 這個時候交響出現陪伴襯托, 然後出來一串彈跳, 像輕盈的精靈在前面引路, 彈跳的鋼琴敲擊和如絲般的交響弦樂聯手, 拉高音量, 提我們到了九重天, 靠近上帝已經不遠了, 遠遠地好像有個影子, 我開始興奮起來, 沒有想到這個時候 Oboe 的聲音不知道從那裏冒出來, 開始和鋼琴對話, Oboe 說話, 鋼琴持續頓首, 好像在説你說的非常對, 鋼琴的輕盈敲鍵和 Oboe 如水袖揮灑的, 好像鼓勵我去啜飲好酒, 尋求醉意, 我的心就如瓊瑤常用來描寫愛情的一句話: 君如女蘿草妾做菟絲花, 我和音樂糾葛, 已經昇騰到甘願交心的境地, 我輕輕地對上帝說 I am all yours, 上帝沒有回我, 曲終的如天女散花般的鋼琴彈出跳躍抖散的音”豆”, 豆子的豆, 令人恍惚, 令人走神, 令人不願意醒來.

但音樂總有終止的時候, 最後一絲聲音消失之後, 我終歸還是回神過來, 環視週遭, 我還是在上帝的會客室裏, 我的古典音樂導聆老師說這是來自天堂的樂章, 我卻說這是天堂的樂章, 進了天堂才聽得到.




回響


Also in 2024 與🎵有約

#110 - 波蒂喇叭手

September 01, 2024 1 Comment

繼續閱讀

#109 - 鑽石歌聲

August 01, 2024 2 Comments

繼續閱讀

#108 - 福斯特

June 30, 202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