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 2025
白話文寫文章像說話一樣, 寫的人的熟悉的"口氣"在文章裏都明顯呈現, 這是 Ann 在 2013 年寫的一篇文章, 如果您是 Ann 的家人或朋友, 相信您也會感覺到我們大家習慣的她的說話口氣.
繼續閱讀
August 20, 2025
梁實秋談待客,以茶分客人的等級,普通客人延入客廳奉茶,窩心貴客則引入內室奉好茶;謝府待客之道頗為類似,普通客人客廳喝開水,上好嬌客,則除內室奉好茶之外,並諄諄邀其謝府食蟹,以示親熱寵幸。
有緣讀到這篇文章, 您就是謝府上好嬌客, 下回您來舊金山,若是碰上螃蟹季節,先通知我一聲,我親自下廚, 請您吃謝府薑蔥大蟹,決不食言.
繼續閱讀
May 31, 2025
重生之後行事為人不須受律法或法律轄制, 行出溫柔, 節制是自然而為, 因為基督在我裏面, 溫柔, 節制這様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如果活著要靠律法或法律, 就如保羅所說的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
繼續閱讀
May 24, 2025
這是約 16 年前跟養生村交手的通話紀錄.
繼續閱讀
May 17, 2025
白居易的詩句:「我身本無鄉,心安是歸處」,或許正是尊龍的生命最貼切的寫照, 沒有家鄉、沒有依靠,內心的平靜自持是他唯一的歸宿。雖說如此, 飽經滄桑,他依然保有對生命的熱忱、對人情的親善,以及對未來最純浄的期盼。詩云:「已識乾坤大 猶憐草木青 願所經之地皆是繁華 所託之人都不辜負 所願之事皆能圓滿」,這是他對自己與他棲身的世界最真摯的祝福。
繼續閱讀
April 26, 2025
週遭原來嘈雜,忽然間靜了下來,很多人轉過身來,觀察我和這名男子的互動,看到男子粗魯地遞盤到我面前,又聼到男子要我再吃一片的命令式口氣,大家摒息要看我的好戲,我意識到一種拔弓張弩的氣氛,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鳳梨酥吃下肚,再喝口熱茶,然後說,但是,我頓了一下,再說一句但是,你們鐵金鋼鳳梨酥吃起來比較有鳳梨味,有關廟鄕的鳳梨味;天知道,我從來沒去過關廟,也不曉得關廟鳳梨是什麼味道,有什麼不同;但我下意識裏,想取悅有大金牙的高壯男子,就迸出這麼一段話,我還特別強調你們鐵金鋼這個牌子。
繼續閱讀
April 19, 2025
數百年來,中國最受青睞的瓷器來自景德鎮的作坊——經嫻熟的雙手處理的光滑粘土被捏成形,在窯爐裡燒制,然後運往世界各地。
這些工藝品曾給波斯、蒙古和法國的宮廷增光添彩。有些人渴望得到青花瓶。有些人則喜歡青瓷碗。它是中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與絲綢旗鼓相當。
繼續閱讀
April 12, 2025
最刺鼻的小吃臭豆腐的狂熱愛好者中培養了一批追隨者...
繼續閱讀
April 05, 2025
我這一生只好稀里糊塗,不求甚解,但是下一代呢?我不止一次告訴孩子們,你們是法律上的美國人,血統上和文化上的中國人,要溶入美國主流社會,但是保持中國的特色。愛中國,效忠美國,葉落未必歸根,風媒水媒,分散也是繁殖。這也算是「極無可如何之遇」了,除此之外還能怎樣呢?
繼續閱讀
March 29, 2025
Denny’s 餐廳的網站還引用黃仁勳:「Denny’s 對我來說會永遠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我在這裡學到沒有什麼事情是太小不值得去做好的。這道菜讓我有能量度過漫長的輪班時間,輝達的靈感也來源於此。在 Denny’s 的菜單上看到它,真是回憶滿滿。」
繼續閱讀
March 22, 2025
唐承烈是華園的主廚,雖然他的廚藝不難領會,但一點指南或許會有些幫助。首先,提個醒:那些認為只有會讓你辣到流淚、抽鼻子、慘叫或是打911、鑽到桌子底下的菜才是正宗川菜的人,你們需要調整標準了。
繼續閱讀
March 15, 2025
當年以為讓兒子受更好的教育, 大把大把的鈔票花掉了, 那時候, 誰會想到自己年紀會老, 誰會想到老人出國居住會有那麼多不便,以致現在夜深孤單時會怨恨自己當年的決定呢?
繼續閱讀
March 08, 2025
紐約時報報導瓊瑤輕生的文章, 不以新聞發布方式, 而是由作者撰文細述.
繼續閱讀
March 01, 2025
古典文學研究學者、南開大學講席教授、在台灣有「大師的老師」之稱的葉嘉瑩(號迦陵)於 2024 年 11 月 24 日去世,享壽100歲。葉嘉瑩在 1950 年代曾於台灣大學、淡江大學與輔仁大學任教,培育許多台灣學子,而她同時也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
繼續閱讀
February 22, 2025
是什麼讓他們成為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他們將如何為自己的身份創造一個連貫的敘事?他們如何與他們的中華遺存和諧相處?
他們正在闡述和塑造一種與中國不同的烹飪文化,彰顯一種有機、有形、融入日常生活的台灣人身份。這種美食體現了台灣渴望被承認是一個國家,或者至少是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化。
繼續閱讀
February 15, 2025
他們探究了家在一個永遠處在變革中的國家的意義。他們在各自的回憶錄中所描述的那個中國已不復存在,被一層層混凝土、玻璃和光纖電纜所覆蓋,將最偏遠的農村也連入到現代生活中。然而,這種穿越令人興奮和痛苦的年代的旅程有助於我們了解這個國家將去往何方...
繼續閱讀
February 08, 2025
憑藉這般高超的數學技巧,16歲的日本廣島高中生大輝在京都舉行的一年一度的聽心算賽事中奪冠。比賽中,選手只需將小珠子沿著木框內的木軸滑動,就能完成令人眼花撩亂的算術壯舉。
繼續閱讀
February 01, 2025
葉嘉瑩出生在一個傳統舊家庭,因為伯父的啟蒙教導,培養了對於中國古典詩詞的愛好。當時因為年紀小,沒有甚麼生活體驗,多半都是以生長的四合院作為寫詩的題材。大學畢業後,葉嘉瑩曾在多所大學教授詩選、詞選和詩詞習作,雖然有許多人生歷練可以作為素材,卻從未在課堂上吟誦過。她說「因為那時年輕害羞,覺得吟出這些既不像唱歌也不像朗誦的稀奇古怪的調子,會很不好意思,學生們恐怕也很難接受。」現在她卻常常帶著學生一起吟誦,或許是因為年歲大了,不像年輕時那麼地羞怯;另方面則是體認到這些詩詞都是伴隨著聲音而寫出來的;因為吟誦關係到中國文化的傳統,其間的影響不但微妙而且很重要,故而結合了吟誦來介紹中國古典詩詞的美感特質。
繼續閱讀
January 25, 2025
文宣生效, 聖佛絡鐘樓火腿生意興隆, 供不應求, 這位豬農趁勢抬價, 每隻火腿漲價三成, 這增加的收入就用來維修教堂, 鐘樓火腿就以高品質高價格持續行銷, 因為吃鐘樓火腿協助教堂, 即使價格高也是生意興隆, 但米其林卻說鐘樓火腿的確味道出眾, 已經不是噱頭, 值得高價格.
繼續閱讀
January 18, 2025
我是一名有著20多年經驗的自由攝影師,走遍佛蒙特州的山山水水,拍攝肖像,給該州的標誌性景觀留影。透視 - 連同光線、色彩與時機,構成攝影的基本元素,我一直在尋找新的方式來改變我的視覺。直到幾年前,我的辦法是租飛機創作航拍照片,心裡只能巴望有個好天氣和得力的飛行員。現在,我用上了無人機。
繼續閱讀
January 11, 2025
1878年,小說家、旅行作家 史蒂芬森 Robert tevenson 一時興起,穿越了法國最荒涼、人煙最稀少的地區之一: 南部的塞文山脈,陪伴他的,是一頭慢吞吞的驢子,名叫莫德斯蒂娜 Modestine。5月份,也是一時興起,妻子和我也穿越了塞文山脈,依舊是法國最荒涼、人煙最稀少地區之一,陪伴我們的,是一輛老爺車,廣號稱先進的2CV。
繼續閱讀
December 27, 2024
In a never-before-seen interview with The Times in 2006, Jimmy Carter reflects on his life and work as a Cold War leader, Middle East peace broker and post-presidential career as a citizen diploma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