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8, 2023
歷史博物館與桃園市立美術館合作,以雙機構策展人方式共同策畫「榜書展」,展中一幅「慈禧太后御筆『福、壽』橫幅」,是台灣罕見展出的慈禧太后墨寶。史博館表示,清代皇室注重書法,慈禧太后「亦喜翰墨」,常書寫「福」、「壽」大字賜予大臣;但她的書法好壞、是否代筆等,是近代史爭論多年的有趣話題。
「榜書」指的是大字書法,具讓公眾觀看、傳達訊息的意涵。
此次史博館提供了20件館藏文物,於桃美館橫山書法藝術館的「榜書展」展出,亮點包括慈禧太后御筆「福、壽」橫幅。此幅作品在金黃色綾布上裱托紅斗方,上書「福」、「壽」2大字,中間鈐上「慈禧皇太后之寶」大印;題字寫上:「慈禧皇太后御筆。光緒20年10月。賜出使俄國大臣頭品頂戴湖北布政使臣。」
史博館表示,台灣罕見展出慈禧太后的書法,這幅作品用筆渾厚樸質,頗得大字精神。
慈禧的書法究竟好不好,與她的歷史評價一樣充滿爭議。根據北京故宮藏品,慈禧墨寶的書寫風格並不一致,可能非同一人所寫;慈禧在宮中長期供養兩位女性書法家,史家推論應是慈禧的代筆者。
更關鍵的證據來自1件北京故宮藏品。慈禧用硃砂抄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抄寫佛經須本人親筆才得福報,相信慈禧不會讓人代筆。但這篇經文筆力孱弱、結構鬆散,被認為是書法「初學等級」,恐怕才是慈禧真正的書法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