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愛樂交響樂團

➡️ 關閉本頁

柏林愛樂常被樂評家評為全世界第一名的交響樂團, 這個名次的排名經常在柏林愛樂及維也納愛樂間變動, 但如果加入樂團的經營管理等因素, 柏林愛樂是全世界最佳交響樂團, 殆無疑義, 柏林愛樂成功經營的線上音樂廳 Digital Concert Hall 是其他樂團羡慕的典範.

目前已更名為柏林愛樂樂團 是1882年由五十位不願在皇家宮廷的樂團中演出的音樂家創團,由班奈 Ludwig von Brenner 為首席指揮家。雖然創團之初遇到多次財政危機,但目前已經是全球最重要的管弦樂團之一。

柏林愛樂在創團之後聘請沃爾夫 Hermann Wolff 擔任經紀人。沃爾夫為樂團引薦了韋納 F. Wullner 、克林渥斯 K. Klindworth、姚阿幸 J. Joachim、布拉姆斯、漢斯‧封‧畢 羅 Hans von Bülow 等客席指揮,對樂團實力有立竿見影之效,封‧畢羅更為樂團日後的聲名打下良好的基礎, 由於健康不佳,畢羅於1892年終止與柏林愛樂的合約,於是沃爾夫安排的客席指揮包括漢斯‧李希特、溫加特納、理查‧史特勞斯……等。

1895年,德國指揮尼基希 Arthur Nikisch 開始指揮柏林愛樂的演出,以他感情豐沛的音樂賦予柏林愛樂靈魂。尼基希後,新任指揮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把柏林愛樂帶向一個更高的世代,當時著名的指揮,如:克倫培勒、老克萊伯、華爾特、克納佩布許、約夫姆、克勞斯更是柏林愛樂的常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福特萬格勒因為戰犯的身份消失在舞台上,由三十三歲、被視為福特萬格勒最佳接班人的傑利畢達克 Sergiu Celibidache 出線擔任指揮。但是在唱片製作人華爾特‧李格 Walter Legge 的全力經營下,來自德國的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在1954 年成為柏林愛樂音樂總監,直到1989年逝世為止。

卡拉揚逝世後,義大利指揮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成為柏林愛樂新任音樂總監,這個職位在2001年由英國的拉圖爵士 Sir Simon Rattle 接任, 拉圖爵士致力於發展年輕的樂手。在他的手下,柏林愛樂的平均年齡最小。2019 年樂季, 基里爾·佩特連科 Kirill Petrenko 接任音樂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