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斯登愛樂交響樂團

➡️ 關閉本頁

Richard Strauss 的愛人

被作曲家理査.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譽爲「舉世最佳的歌劇樂團」的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在褪去了東德共產神秘色彩後,便以「德國歌劇傳承者」之姿展現於世人眼前。一九九二年,義籍指揮辛諾波里入主樂團,爲這個走過四個半世紀的老團保持其舊有優良光輝的傳統之餘另創新局。

德勒斯登樂團一向身兼音樂會與歌劇演出兩項重任。從一六二七年首演舒滋的第一部德國歌劇《妲芙妮》Daphne 開始,樂團即與德國歌劇的發展息息相關。經由他們首演的名作包括華格納的《黎恩濟》、《漂泊的荷蘭人》、《唐懷瑟》,理査.史特勞斯的《莎樂美》、《伊雷克特拉》、《玫瑰騎士》、《阿拉貝拉》、《妲芙妮》等。多年的經驗累積,使德勒斯登樂團躍昇爲德國歌劇演出的重鎭,建立起權威的「德國歌劇傳統」,成爲理查.史特勞斯口中「舉世最佳的歌劇樂團」。

德勒斯登樂團的老家 Semperoper 文化宮在二次大戰時毀於戰火,後依原樣重建,一九八五年落成啓用,由封克指揮《玫瑰騎士》全新開幕,重現劇院當年英姿。辛諾波里接任指揮後,樂團音樂會再回Semper歌劇院舉行。該劇院畫棟雕樑,音響精美,一石一木皆是藝術的結晶,與德勒斯登樂團的精緻品味合而爲一。

德勒斯登樂團的歷任指揮都留下珍貴錄音,貝姆於二次大戰期間的錄音,更忠實地記錄了戰前德勒斯登樂團黃金時代高水準的演奏。

樂團歷任指揮以德奧系爲主,辛諾波里以義大利人入主算是異數。不過儘管辛諾波里出身義大利,但是在文化上他卻自認非常「德奧」,所以接掌歷史悠久的德國樂團,對他來說正好可以一展所長。他有信心延續樂團的韋伯、華格納、史特勞斯傳統,將之發揚光大,並注入新曲目,迎接新世紀。

辛諾波里與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計劃錄完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全集、舒曼的交響曲與管弦合唱作品,以及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的交響詩。

史特勞斯一生與德勒斯登樂團的親蜜關係長達六十七年之久。一八八二年,史特勞斯年方十八歲,即加入德勒斯登這個音樂大家庭,並首度爲他們寫作《管樂小夜曲》。他寫作時心中皆有所本,以德勒斯登樂團的成員爲理想的演奏者,考量他們的音色與技巧,構思美好的音樂畫面,完稿後再交由他們首演。而理查.史特勞斯一向是辛諾波里最心儀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最能讓辛諾波里發揮所長,因史特勞斯華麗的管弦色彩很合適辛諾波里舞台上「激情式」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