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盡致

August 28, 2020

中文的成語是一大特點, 短短四個字, 就可以很生動地表達生活裏的各種狀況, 這一句"淋漓盡致"前面兩個字的部首都是"水", 很忠實地達這句成語要描述的情景,

"淋漓盡致"根據成語典故的解釋是形容汗濕淋淋地往下滴,比喻盡情,暢快, 達到極點。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或非常痛快。這句成語的出處在明朝的宮廷紀錄裏, 紀錄寫得淋漓盡致, 所以管理歷史文獻的官員, 他的名字叫李清, 認為寫的東西可以採信, 做為正史.

音樂演奏尤其是獨奏, 常常有這種淋漓盡致的現象, 在現代科技尚未發達的時代, 很少有近距離的錄影, 儘管台上演奏的人非常賣力, 男的是淋漓盡致, 女的則是香汗淋漓, 很少人會看到這個現象, 但有錄影之後, 近距離放大的影像就把這種”淋漓”的現象活生生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前些天, 我觀看了1995 年柏林愛樂的一場音樂會, 是 Daniel Barenboim 指揮演出貝多芬的 Triple Concerto 三重奏協奏曲: 鋼琴, 大提琴, 及小提琴, 演出的狀況我用扣人心弦來形容, 三種樂器彼此對話訴說, 樂團則擔任背景襯托的角色, 鋼琴由 Barenboim 自己擔任, 馬友友任大提琴, Itzhak Perlmen 為小提琴手; 三個人非常投入, 每個人額頭生汗, 清晰可見, 而馬友友則是淋漓盡致, 雖未到汗如雨下的狀況, 但頭髮兩鬢都粘答答的, 他戴的黑框眼鏡卻很神奇地沒有滑下來, 我猜他一定是用了特殊的不會滑落的鏡框.

當表演的人進入淋漓盡致的狀況, 觀眾的反應是什麼呢? 我不知道別人會如何反應, 我的反應是肅然起敬, 雖然是在家裏客廳觀看錄影, 我下意識地坐正身子, 一曲既罷, 我也努力鼓掌, 而且習慣性地站起來, 但是在自己家裏, 這個動作有些 Silly, 於是我又坐回沙發, 瞪著螢幕上滿頭大汗的馬友友, 我的鼓掌非但沒有停止, 更是加倍用力.




回響


Also in 2020 安可人生

貝多芬誕辰 250 週年紀念

December 25, 2020

貝多芬出身於一音樂世家;祖父曾做過波昂管絃樂隊指揮,父親是合唱團男高音。但他父親是一個輕浮的人,縱情飲酒,不懂教養子女。第一個影響貝多芬的老師是尼菲,尼菲是歌曲作家兼喜劇作家,曾任波昂管絃樂隊副指揮。他教貝多芬學習巴哈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並把童年的貝多芬的鋼琴作品介紹給社會,激發了他的興趣和求知慾。貝多芬除了博覽群書之外,並曾受學於莫札特。但是,長大後卻始終未能找到一個固定的職位。尤其,自一八0八年起,他開始為耳聾所襲。這樣的殘疾使他的一生染上了悲慘的色彩。

繼續閱讀

採柿樂

December 18, 2020

美國人不吃柿子, 但在前後院卻種了很多柿子樹, 是用來"賞景"的, 因此果實雖然美麗碩大, 卻不採摘, 任其掉落, 滿地柿屍, 令人心痛, 我們兩人扮白日大盜, 堂而皇之地到人家的前院由檢變採, 收獲豐富, 最高收成是 63 個, 扁柿圓柿皆有, 同時也摘下葉子, 在家擺滿客飯廳, 這是 Ann 最快樂的時光, 她說柿子讓她瞭解"豐衣足食"這句成語的含義, 也更珍惜自己的福氣.

繼續閱讀

莎士比亞以身作則

December 11, 2020

英國衞生部部長 Matt Hancock 宣布這項消息的時候非常激動, 甚至掉下眼淚, 他感謝莎士比亞先生以身作則, 領導大家施打疫苗, 衞生部長説, 我為英國驕傲, 他鼓勵大家持續堅守防疫措施, 排隊施打疫苗, “向莎士比亞先生看齊”他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