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酥

November 03, 2024

臺北來來去去二十餘年, 飛機進進出出大概也超出百次之多, 這二十幾年裏, 回程行李裏都有一樣東西, 那就是鳳梨酥.

鳳梨酥是臺灣名產, 最早帶回家的都是新東陽的廠牌, 並不是新東陽好吃, 而是該品在免稅區到處都是, 上飛機前隨手抓幾盒, 回家打發打發, 就可求個心安理得. 但新東陽終究是利潤至上, 產品太多, 鳳梨酥的口味, 既未下功夫追求, 幾年來仍是毫不驚人; 買的求方便, 交差了事, 如此而已.

有一回, 臺北的表弟送了幾盒基隆的李鵠餅家鳳梨酥, 號稱祖傳祕方, 精心製做, 回家一嚐, 果然不同凡響, 餅酥餡Q, 爽口不膩, 於是新東陽失寵, 不再有人聞問, 李鵠鳳梨酥跟著我飛, 也飛了好幾年, 每次上飛機前, 都必須匆匆忙忙地跑到林森北路的臺北分店抓幾盒; 來去多年, 店家竟已熟悉我的採購習慣, 大概他們知道我有飛機要趕, 每次下了計程車, 走到店門, 店家早就準備好, 十二個一盒, 共六盒, 外加塑膠提袋, 有時來去一趟, 只有掏錢付帳, 嘴都不用開.

大概是一個炎熱的下午, 我匆匆跳下計程車, 往李鵠餅家的店門衝去, 却見鐵門拉下, 上面貼了一張告示: 本店暫停營業. 我給表弟打了個電話, 原來李鵠娶了二個妻子, 老先生仙逝之後, 大房二房鬧分家, 李鵠的招牌也是家產, 兩造各不相讓, 告上法庭, 李鵠餅家只好停止營業, 等候宣判. 我把這個消息回報專家, 專家說, 既然如此, 以後即使李鵠重新開張, 也不要買, 我問為何,專家冷冷地說, 娶小老婆的人不要和他做生意, 於是李鵠鳳梨酥就此掃地出門.

我也把這件事跟母親提了一下, 母親沒說什麼, 臨上機場的時候, 她提了六盒鳳梨酥要我帶回家, 這鳳梨酥是她的學生所開的糕餅店做的, 老闆姓林, 夫婦倆都是母親的學生, 店名叫廣展, 就在家附近的大街上, 尊師重道, 林老闆每回都是親自將鳳梨酥送到家裏來, 價格是七折, 接近成本價.

廣展鳳梨酥因為是上飛機那一天才做的, 非常新鮮, 特別好吃, 因為新鮮, 所以鳳梨饀一口咬下去, 還有濃濃的鳳梨香, 不但全家大小喜歡吃, 有機會吃到的朋友也直呼好吃, 我的臺北去來, 竟然朋友們都會引頸盼著我的回程, 為的是一嚐新鮮的廣展鳳梨酥. 幾年下來, 廣展在朋友間竟然也小有名氣.

只是, 母親的派金森症逐漸奪去她的體力, 我改成上飛機的前個晚上, 自己走到廣展去買鳳梨酥; 廣展店晚上很晚才打佯, 通常我去的時候, 其他的店面, 銀行等都已熄燈, 一個人走在黯淡的街燈下, 心裏的沉重是一回重過一回, 母親的病未見好轉, 林老闆每次親切問候, 我都很艱難地展顏稱謝. 父親走後, 這趟每回回家都必走的踽踽獨行, 脚步愈趨沉重, 路途更覺遙遠, 有一次甚至一路淚流滿面, 蹣跚地踱到店門口, 先躲到牆柱角落, 擦乾了眼淚, 才進店去; 廣展鳳梨酥已經不是你買我賣的商品, 幾年來它陪著我跨越太平洋, 載著我繁複難敍的鄉情和親情來來去去; 樹欲靜, 而風不止, 這兩年, 廣展的鳳梨酥, 愈提愈沉, 愈提愈重, 終至斷了線, 沒了影.

四月份, 我又走了一趟臺北, 回程臨上飛機的前一晚, 上了黯淡的大街, 我又往廣展餅店走去, 我毫無意識地走了一陣, 廣展的店却一直不出現, 停下來, 我回頭望了一下, 也沒看見, 再往前走一下, 也沒瞧見, 於是我往回走, 小心地找, 終於找到燈已熄滅的廣展店招, 店門早已拉下, 冷冰冰的鐵捲門貼了一張招租的紅紙條, 鐵門上方的透氣口也看不到一絲燈光, 人去樓空, 好似連根拔起, 淒滄惨涼; 我靠在牆柱上稍稍喘息, 腦中一片空白, 黯淡的街燈下, 雖然間有汽車過去, 我却聽得到自己喘息的聲音, 心裏難過得好像又走了一位親人.

廣展林老闆玩六合彩的賭局, 愈玩愈大, 終致把全部家當賠完, 又欠下巨債, 據說是連夜搬逃, 躲避債主, 連個電話也沒有留下; 廣展這一走, 讓我有些慌張, 又有些沮喪, 廣展鳳梨酥於我已不是糕品而已, 它是我濃濃鄉情的一絲牽絆, 是我家祖孫三代跨洋親情的一個表徵.  

廣展沒有了, 我帶回號稱金獎第一名的佳德鳳梨酥, 是妹妹的好意, 也是12個一盒, 也是六盒, 也準備了手提塑膠袋, 妹妹連我的鳳梨酥習慣都很熟悉, 宅配到的時候, 妹妹搶著把帳給付了, 說是媽媽的吩咐, 我趨前謝謝母親, 用力地抱她, 在她的兩頰各親了一下, 大家都笑出來, 原來 Russell 去年來看阿媽, 每次見面都是用西洋禮節, 抱著阿媽親了又親,  自此, 很多來探望母親的親友都依樣學, 我行禮如儀, 好似頗有默契, 眾乃莞薾. 

佳德鳳梨酥是不是更好吃, 大家仍無定論, 我卻覺得提起來比較輕, 至少比廣展的輕.





Also in 2024 安可人生

紐約時報有個”傳統”

December 22, 2024

很多時候因爲讀了這些文章會嚐到一種過節的”快樂”感, 主要是因爲紐時標榜是自由派媒體 Liberal Media, 也鼓吹 Secular 政教分離的社會, 但過節時容許的論述卻又對信仰話題相當阿諛, 鼓吹福音的媒體很多, 但在紐時讀到類似文章, 卻有一種”痛快”感..

繼續閱讀

主日崇拜 - 博士來朝 (劉群茂 牧師)

December 22, 2024

在馬太福音中基督誕生的故事與舊約先知預言相連結,讓我們知道耶穌的誕生並非偶然,而是透過多位先知的預言實現。同時,也探討了三種不同的敬拜態度。第一種是希律的假意敬拜,因為不希望面對公義與審判,所以試圖除掉耶穌。第二是祭司的無心敬拜,他們明明知道彌賽亞將要出生,卻毫不在乎。第三種是博士的真心敬拜,他們降服於主,讓主掌權,並獻上最好的敬拜。而敬拜的目的是朝見神,把自己獻上,走在神的心意裡。

繼續閱讀

瓊瑤的"飄"

December 16, 2024

瓊瑤走了, 好像電影院的斷片, 斷片可以再等再接, 她的輕生卻告訴我們片子斷了, 永遠不會再接了, 讀了她的遺書, 我從椅子上站起來, 蹣跚地往電影院門口走去, 身形佝僂, 就這樣, 瓊瑤帶走了我的青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