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2, 2025

林語堂人生裏有一次幾近破產, 是因為他傾其所有, 設計發明了一台明快中文打字機, 他雇了一家鐵工廠製作了一台, 證明這部打字機的可用性, 不像今天的中文輸入是用注音或拼音, 這台開明打字機是用部首拼湊出漢字的, 林語堂面臨財務危機, 只好將這唯一的一部開明中文打字機讓售給紐約的 Mergenthaler Linotype 莫甘塞勒印刷公司, 林語堂全家同時也搬到新加坡, 因為南洋大學聘他為校長, 他從此沒有再回到美國, 最後終老台灣,
莫甘塞勒公司也沒有繼續研究開發, 機器裝在木箱裏就擺在倉庫, 公司結束營業, 其中一位員工 Mr. Felix 就把這部打字機帶回家, 擺在家裏的車庫, Mr. Felix 去逝之後, 他的女兒和女婿搬去住, 在車庫發現這部打字機, 他們不嘵得這是什麼東西, 就把照片放在 Facebook 看有沒有人認得,
專門研究東方語言的史丹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Dr. Mullaney 認出這是林語堂的明快打字機, 紐約時報報導, 最近經過一番協商, 史丹佛圖書館將明快打字機買下, 現在擺在史丹佛大學圖書總館裏, 據說台北的林語堂紀念館正接洽史丹佛大學當局希望將其買下來送回台北, 如果成功算是物歸原主.
這部打字機重達 22 公斤, 至少要打三次才出現一組文字, 打字的人必須選一個字敲下印出, 林語堂當初擔心中國人用中文全靠手寫, 文明的發展會輸給用打字機的字母文化, 因此去研究開發這部打字機, 他的女兒林太乙說他花了十二萬美金, 相當於現在的300萬美元.
美國作曲家 LeRoy Anderson 寫了一首名為打字機的曲子, 很有明快的感覺, 但這是形容傳統的英文打字機, 林語堂的明快打字機的明快應該是和手寫的速度的比較, 和英文打字機比可能就不明快了, 要說明快, 您去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在手機上打字,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他們用來聊天, 真是又明又快, 林語堂若能夠目睹年輕人滑手機, 一定大嘆他當年花的美金十二萬真是石沉大海, 不起漣漪.
October 21, 2025
本屆蕭邦鋼琴大賽另一個受到矚目的現象是亞裔參賽者的佔比相當驚人。第一輪84位參賽者中,亞裔參賽者的比例大約佔60%。晉級決賽的11位參賽者雖然來自7個國家,但除了來自喬治亞的David Khrikuli和波蘭本地鋼琴家Piotr Alexewicz之外,其他鋼琴家不是來自東亞國家,就是擁有亞裔血統。相較而言,其他三大鋼琴賽事雖然也都有為數不少的亞裔參賽者,比例上卻沒有蕭邦大賽如此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