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週 - 馬友友拉巴哈

September 06, 2025

各位朋友們平安: 今天的週末問安的主題是 - 馬友友拉巴哈

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所謂的經典之作, 就是說每一個大提琴的演奏家都想要奏好的曲子, 而所謂奏好是說演奏的呈現和巴哈創作的原意吻合, 音樂評論家評論某一演奏者的功力, 通常會努力去找作曲家的原稿, 試著在原稿內找到作曲者的手寫的註解, 由這些註解裏抓住作曲者在某些樂段的轉折點所要強調的演奏者應該注意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麼大作曲家的原稿常常被視為國寶, 在戰爭期間要盡一切力量去保存.

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原稿已經流失, 現在大家能看到的是巴哈的第二任妻子抄過來的稿子, 上面沒有註解, 甚至有些樂段被認為是有錯誤的.

因此成名的大提琴家在他們的演奏生涯中, 一定會努力演練這首曲子, 希望他們自己的闈釋能符合音樂評論家的期許, 而音樂評論家也努力研究, 自行建立所謂的評論標準, 但通常演奏家的名氣還是最重要, 樂評家再如何説三道四, 還是被演奏家的名氣給蓋過.

分享的是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組曲作品 1007 號的序曲.

上面這一段錄影由 Sony 公司在發行 CD 的時候公布, 很清楚地解釋馬友友 2018 年錄這首曲子的動機, 主要是年紀大了, 多多少少比年輕的時候較能夠瞭解巴哈.


西班牙大提琴家帕烏·卡薩爾斯 Pablo Casals 是歷史上對於這些組曲的推廣有著里程碑式的貢獻和影響的人,他於13歲時無意間在舊書攤發現這份舊樂譜,鑽研十餘年後,於20世紀三〇年代錄製了第一套全部組曲錄音。時到今日,這盤錄音仍舊被專業音樂家和業餘愛好者奉為楷模。

加拿大樂評人 Eric Siblin 於 2009 年出了一本"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敍説卡薩爾斯的故事, 台灣有中譯本, 可讀性甚高, 也有電子書.




回響


Also in 2025 週末問安

第四十一週 - 天籟與天樂

October 11, 2025

猶他州的一個小城 Moab, 原來是一個採礦的城鎮, 附近岩洞充斥, 紅岩縫層曝露成線條狀, 非常有鬼斧神工的奇效, 大自然鑿出的大型洞穴, 有非常好的聲效, 洞裏空間平坦, 可容好幾百人輕鬆坐下, 岩洞上方有線狀開口, 容許陽光照入, 採光溫柔舒適, 鋼琴家 Michael Barrett 夫婦到此一遊, 興起了利用岩洞擧辦音樂會的想法, 於 1992 年創立每年八月底九月初兩個星期長的 Moab Music Festival, 邀請古典音樂團體到岩洞音樂廳演出, 至今二十多年仍未間斷, 一票難求 (單場音樂會票價 $325), 所有參加過的人一致稱讚在岩洞裏聽音樂的天籟感覺, 説美麗的音樂好像是從天而降, 不可思議.

繼續閱讀

第四十週 - An Eventful Evening 奇妙的夜晚

October 04, 2025

我很喜歡舒曼這首曲子, 更喜歡”老去”的 Argerich 和”老去”所彈的版本, 老去的滿頭蓬鬆灰髮的 Argerich 好像是 Clara Schumann 的化身, Argerich彈出的樂音好像是 Clara 在向 Robert  回覆說, 你愛情的暗號我收到了.

繼續閱讀

第三十九週 - Schubertiades 舒伯特粉絲俱樂部

September 27, 2025

Schubertiades 現在仍然存在, 我們就用現代語言稱之為”舒伯特粉絲俱樂部, 現代的舒伯特俱樂部形式多樣,有的只是小型一群人定期聚會聆聽及討論舒伯特作品, 有的則衍伸成音樂節,奧地利的 The Schubertiade Vorarlberg 弗拉爾伯格舒伯特音樂節是最有名的一個 Schubertiade。

繼續閱讀